央广网大连十月31日消息(记者张四清 贾铁生 通讯员龙海波)大家研究生需要这种上通学理、下接地气的时事与政策课。听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的精彩讲述,研究生同学们对学校开设研究生时事与政策课给予了高度一定。
原来容量只有80人的课程,一下子来了200多人。
10月27日上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阐释的时事与政策课,着实火一把。
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借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东风,在学校首开研究生时事与政策课。洪晓楠院长第一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了课堂教学。
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国内进步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从辩证唯物主义来阐释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洪晓楠院长的这门课让学生不只了解了原文,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阐释了基本原理。
本科也上过时事政策课,但这门研究生的课程明显感觉到了哲理性,让我知道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和深刻内涵,更进一步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进步的信心和决心。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研究生丁玲玲非常有感触地说。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时事与政策课程在学术高度、视线宽度、理论深度上下功夫,达成了步步高、步步深既看重学理性内容,又看重办法论意义,让学生达成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看重研究生时事与政策课的建设,党政领导班子带头上课。在主题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一回顾砥砺奋进的五年收获,期待美好将来再铸辉煌》的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书记书记周福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进入新年代的内涵进行了丰富阐释。
革新是进步的灵魂。实践证明,只须思政课能活起来,课堂教学才能火起来,学生才会爱上来。听完周福战老师的课程,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刑文强于是说。
为了确保教学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备课组,对研究生的特征,选取了骨干教师力量针就课程设计进行了专题研讨。在下面的时间里,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围绕大海外交全方位从严治党等专题拓展教学活动。
8次课程的设计,上通学理,下接地气,让学生感觉到理论的魔力。洪晓楠院长满是信心地说。
作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大连理工大学高度看重研究生时事与政策课程的开设,专款支持课程建设。周福战表示,将充分党组织的功能,调动教师积极性,确保第一时间让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程、进课堂、进头脑,以理性魔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生中间落地生根。